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,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,准确测定COD含量对于水质评估、污染治理方案制定至关重要。COD全自动测定仪通过自动化流程完成样品消解、滴定、计算等操作,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。然而,若样本处理不当,即使仪器性能优良,也难以得到准确结果。因此,严格遵循样本处理要求是保障COD检测质量的基础。 一、样本采集要求 1、容器选择:采样容器需具备化学惰性,避免与水样中的物质发生反应。玻璃容器因其稳定性好、吸附性低,常用于COD检测水样采集。若需长时间保存水样,也可选用高密度聚乙烯(HDPE)材质容器,但需提前验证其对COD测定的干扰情况。容器应清洁干燥,使用前用去离子水或稀硝酸浸泡、冲洗,去除残留杂质。 2、采样方法:根据水体类型和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。对于地表水,应在不同深度和位置多点采样,混合均匀后取部分作为代表水样;工业废水排放口需在废水充分混合处采集瞬时水样;若水样中悬浮物较多,应分层采样后混合,或分别采集可沉降固体与水样,分别测定并计算总COD。采样过程中,避免水样与空气长时间接触,防止有机物被氧化或挥发性物质逸出。 3、现场固定:部分水样含有还原性物质(如亚铁离子、硫化物等),易被空气氧化,导致COD测定结果偏高。采集此类水样时,需现场加入适量固定剂,如硫酸汞溶液,使其与干扰物质形成沉淀,抑制氧化反应。固定剂添加量需根据水样特性确定,避免过量引入误差。 二、样本保存要求 1、保存温度:低温可降低微生物活性和化学反应速率,减缓水样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氧化。一般将水样冷藏于4℃左右环境,部分易变质水样可冷冻保存,但需注意冷冻可能导致容器破裂或水样体积变化,影响检测结果。 2、保存时间:水样保存时间受其成分和保存条件影响。通常情况下,冷藏保存的水样应在24 - 48小时内完成检测;若添加了保存剂,保存时间可适当延长至7天,但应尽快检测以减少误差。对于受污染严重或成分复杂的水样,保存时间应进一步缩短。 3、避免污染:保存过程中,要防止水样受到外界污染。容器密封良好,避免灰尘、微生物等进入;避免与有异味的物品或强氧化性物质混放,防止水样被污染或发生化学反应。 三、样本预处理要求 1、过滤:若水样中悬浮物含量过高,会影响COD测定结果。悬浮物中的有机物可能无法完全参与消解反应,导致测定值偏低;同时,悬浮物还可能堵塞仪器管路或干扰光学检测。因此,对于悬浮物较多的水样,需用0.45μm滤膜过滤,去除大颗粒杂质。过滤时要注意滤膜的清洁度和完整性,避免滤膜本身引入有机物污染。 2、均质化:水样中的有机物分布可能不均匀,为保证检测结果的代表性,需对水样进行均质化处理。可采用机械搅拌、超声波振荡等方法,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充分混合均匀。搅拌速度和时间应根据水样性质确定,避免因搅拌过度产生气泡或破坏水样中的某些成分。 3、消解预处理(部分情况):某些特殊水样,如含有难降解有机物或高浓度氯离子的水样,直接测定COD可能存在误差。对于高氯水样,氯离子会干扰重铬酸钾氧化有机物的反应,导致测定结果偏高。此时,需在测定前对水样进行消解预处理,如采用硝酸银沉淀法去除氯离子,或使用专用低汞盐消解体系降低氯离子干扰。预处理方法需根据水样具体成分和仪器要求选择,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。 四、上机前准备要求 1、试剂添加: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,准确量取适量水样加入到专用消解管或反应池中。同时,准确添加配套的氧化剂(如重铬酸钾溶液)、催化剂(如硫酸银溶液)和掩蔽剂(如硫酸汞溶液)。试剂添加量要精确,使用高精度移液器,避免因试剂用量偏差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。 2、容器清洁:用于盛放水样和试剂的容器必须清洁无污染。每次使用后,应及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,再用稀硝酸浸泡一段时间,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和无机盐。对于长期未使用的容器,需重新进行清洗和验证,确保其不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。 3、仪器校准与空白试验:在测定样本前,需使用标准溶液对COD全自动测定仪进行校准,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和准确测量范围。同时,进行空白试验,即用去离子水代替水样,按照与样本测定相同的步骤进行操作,测定空白值。空白值反映了试剂、仪器和操作过程中引入的误差,应在最终结果中扣除,以提高测定准确性。 五、结语 COD全自动测定仪在样本处理各环节均有严格要求,从采集、保存到预处理和上机前准备,每一步都关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。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循这些要求,不断优化操作流程,提高样本处理质量,为COD准确测定提供坚实保障,助力水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有效开展。
COD全自动测定仪在样本处理方面的要求详解:http://www.jsjianceyi.com/newss-8225.html |
|